欢迎浏览陕西郝其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官方网站:www.haoqijun.com

新闻动态

news information

招商热线
029-88324429-106/119
029-88324552
患者咨询
029-89363636
公司地址
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神农路6号
陕西省西安市丈八二路12号

扫一扫
关注郝其军制药官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女科学家屠哟哟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布时间:2016-11-23 14:33:17  被阅览数: 1795 次  来源:郝其军制药  作者:辛田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晚诺贝尔大会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宣布,来自中国、爱尔兰和日本的3位科学家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是因为与蛔虫寄生和疟疾感染治疗相关的发现而获奖。

中国出生的屠呦呦是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而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这种药物可大大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另外,爱尔兰出生的科学家William C. Campbell 和日本出生的 Satoshi Ōmura发现了一种新药Avermectin,该药可以从根本上降低由寄生虫引发的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对其他许多寄生虫病有效。

他们的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方法,抗击这些每年导致数亿人感染并令人衰弱的严重疾病,”诺贝尔大会称。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表示他很高兴将此奖授予第一个中国科学家,“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已经在这类研究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如今获此奖,实至名归。”

安德森还强调说:“屠呦呦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她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完美地把这些结合在一起。因此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它是一加一等于三,而不仅仅是二。作为该领域的首创者,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在2011年屠呦呦获得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Lasker)临床医学奖,同样是因为发现青蒿素。而当时医学界对屠呦呦独享该奖项是否公平也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

此次的诺贝尔奖被视为是医学和生理学研究领域中最负盛名奖项,获奖人将得到800万瑞典克朗(约95万美元)的奖金,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该奖项主要由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决定,其中包括50名成员,他们必须阅读大量的评价和文献,然后其中的18名核心评委将最终在全球热门人选中给出定夺。

了不起的女人”

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介于越南及美国战争的同时,也正经历着由文化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动荡,而其中最严重的就是疟疾的施虐。

为了对付疟疾的传播,当时毛泽东形成了一个秘密的军事小组,绰号为523,因为该任务的起始日期为5月23日,为的就是希望能在中国古老的中草药抗疟中寻找一种有效方法。而该任务的重担则主要落到了屠呦呦的肩上,在当时那个年代,医疗研究其实并不得人心。1977年,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这种药物对老鼠和猴子有效之前,就已经详细分析了2000种潜在的药方。而当需要在首个人体上做实验时,屠呦呦自告奋勇提出亲自尝药。

迄今为止,这一药物仍然是人类抗击疟疾最有效的武器。

可惜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的屠呦呦在国内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此前她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匿名发表,直到2005年一位研究者询问谁发明了青蒿素时,她的名字才得到曝光。2007年的一次采访中可以发现,她的生活其实相当朴素,在她住的老公寓里,只配有两个电子设备——电话和用来储存草药样本的冰箱。

2011年,她最终因为自己在抗疟疾上所作出的努力而获得了国际医学界著名的拉斯克(Lasker)奖。得奖时,她虽表示感激,但她认为“看到这么多病人得到治愈,才是对我最大的奖励”。

保护人们免受寄生虫侵害

Avermectin和青蒿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病的治疗手段。如今,Avermectin的衍生物Ivermectin因其高效抵御寄生虫感染,已经在世界上用于治疗寄生虫的肆虐了,其副作用有限,在全球也可以免费获取。

疟疾每年影响着将近2亿人的健康,目前青蒿素已经在所有疟疾肆虐的国家使用,当进行联合用药时,其可以降低20%(总体)至30%(儿童中)的死亡率,就单单在非洲地区青蒿素每年就可以挽救10万多人的生命,可见,该研究成果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在传统中医疗法中得到的启发:

这次屠呦呦获奖的焦点其实并非青蒿素对世界的贡献,而是聚焦于诺贝尔为何将传统中药列入诺贝尔奖的评奖范围。

对此,诺奖评奖委员会表示这种药物对发热的治疗1700年前就已经确立。屠呦呦则是第一个发现这种草本植物并提取了其生物活性成分的科学家。青蒿素在医学上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并进行了该药物的临床研究。

那这是否这意味着西方科学对古老中药系统的认知已经改变?

对此诺奖评奖委员会表示,开发药物的途径有很多。但是你不能忽视长期的经验(古代的药物系统)。传统中草药也可以作为开发新药物的来源,但他们并不打算直接使用草药。而屠呦呦的贡献在于用非常复杂的方法提取了活性化合物,所以它不应该被科学界低估。

青蒿素现在是如何生产的?

其生产方法一半仍然包括黄花蒿植物的常规培养,另一半涉及合成步骤(光活化和结晶作用)以获得更好药物精华。

青蒿素产品专利被外国抢注

提起青蒿素的专利权问题,仍然是许多中国医药工作者的遗憾。现在很多公司依然是在零专利成本之下生产该药物,例如美国Merck公司生产Ivermectin,以及法国Sanofi-Aventis(赛诺菲-安万特)生产青蒿素。另外一件不太寻常的事情就是,一些贪婪的医药生产巨头与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建立合作关系在非盈利基础上生产和分发这些药物。

中国不断增长的医药市场

据彭博社此前报道,麦肯锡统计出2011年中国传统药物(不包括原药材以及从草本植物中提取的高纯度药物)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30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5年内会增长14%。

此外,咨询公司IMS Health预测中国制药市场的年增长率为18%,截至2016年规模将达到165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一直以来国外的一些公司包括丹麦企业诺和诺德(Novo Nordisk A/S)和美国默克(Merck & Co. Inc.)都在花费巨额资金和人力扩大在华研发(如糖尿病和癌症)和生产实力,以保持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长称,西方科学家最初试图通过从中草药中提取出单个成分的想法并没有实现,因为很多中药都是由各种药材组成,其药理也很模糊。

而中西药的结合也许能够克服很多消费者对药理的疑虑,其中最显著的成就便是从青蒿中提取出了青蒿素,成为治疗疟疾的最有效药物之一。

他还表示:“西医可能觉得中药不够科学,但我们应该看治疗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它能医好病人,同时不具有太强的副作用,那它就是科学的。”